在当下,什么样的AI芯片初创企业还能拿到融资?为此,媒体找到了原粒创始人方绍峡、原钢,希望了解芯片行业老兵对AI算力竞争格局、国产芯片替代、大模型支撑等现实问题的看法。
-01-
AI Chiplet迎来新机遇
“随着大模型时代到来,AI算力芯片设计范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方绍峡表示。
在创立原粒半导体之前,方绍峡是国际半导体巨头下一代AI处理器架构审批委员会成员之一,该委员会成员全球共有六位,每位都拥有对新一代AI专用处理器的一票否决权。
方绍峡发现,在过去数年间,客户对语言类模型的需求,已经上升到整体业务量的三分之一,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攀升,业务模型本身也呈现出显著的多模态趋势。
方绍峡判断,AI大模型创造的窗口期非常宝贵,行业对新一代的AI 2.0算力芯片也有切实需求,在行业发生巨变之际,以创业公司这种更加轻巧的方式入局,会比留在行业巨头中更容易抓住市场机遇。
而针对创业公司与大公司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原粒半导体所选择的,是更加高能效、低成本的AI Chiplet(芯粒)技术路线。
Chiplet是一种新的芯片设计理念,通过将不同工艺和功能的小规模硅片,像拼接乐高积木一样整合,再通过芯粒互联和封装技术进行封装,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更高的集成度。
这种新型AI芯片架构,天然具有更高的计算弹性和更好的算法适应性。根据Omdia报告,2024年Chiplet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2035年将超过570亿美元,Chiplet市场前景广阔。
方绍峡认为,通用AI Chiplet将是AI 2.0时代算力芯片的核心。“因为AI 2.0时代算力芯片不仅需要高计算性能,也需要强大的自适应互联能力。”
原粒半导体采用多模态AI处理器技术来设计AI Chiplet。
通过这种创新技术,客户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快速配置出不同算力规格的AI芯片,例如自动驾驶芯片、智能机器人芯片等。
而通过芯粒积木式组合的方式,则可以支持大算力扩展,以满足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的推理及边缘端训练微调需求,以此解决各类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问题。
出身国际半导体巨头
交过更多学费
在技术背景方面,原粒半导体的核心团队来自国际半导体巨头,深耕AI芯片领域多年。
原粒半导体创始人兼CEO方绍峡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10余年高性能处理器架构与SoC芯片研发经验,30余项AI芯片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曾任国际半导体巨头AI处理器研发总监,所负责相关成果已成为其AI加速器的核心技术之一。
原粒半导体联合创始人原钢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中科院半导体所,拥有20年+集成电路从业经历,曾任芯片设计服务上市公司销售及技术支持经理、知名AI芯片初创公司芯片商务拓展总监、国际半导体巨头AI及异构计算业务负责人等,AI芯片市场、销售经验丰富。

原粒半导体联合创始人 原钢
方绍峡表示:“没有前六七年的技术积累、行业迭代,AI芯片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技术进展,但是市场不会再给创业公司六七年时间,再走一遍同样的路了。”
因此,某种程度上,AI芯片行业对新人并不友好,往往只有在AI芯片领域里经历过长期历练沉淀、拥有宽广视野、积累了足够Know-how的团队,才能抓住AI 2.0时代的机遇。
此外,在市场侧,原钢表示,面对垂直行业对高性能、低成本、规格灵活的算力支撑的切实需求,在边缘端以SoC +AI Chiplet组合的方式,既能节约成本、缩短响应时间,也可以给边缘端大模型应用提供高性价比的算力基础,本质上是在与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相比传统方式,AI Chiplet对客户需求的满足更加灵活。
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原粒半导体的芯粒可以支持车端多模态大模型推理部署,给客户带来全新可能。同时,芯片算力规格定义更加灵活,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缩放,切换成本更低,产品到市场周期也被缩短。
“AI 2.0芯片设计范式正在迎来巨大改变,算力需求也远未得到满足。因此尽管当前市场被巨头高度垄断,AI芯片市场仍有初创公司的位置。关键是要给客户提供足够的差异化价值。”方绍峡表示。

入群请加英小诺微信号:YN20171009